第一百零九章 池州,潜山(2/2)
白玉堂哼了一声,“何止是巧。我查了池州府录,还发现一个趣事:此处地界上的贼甚是老实,只抢货,不伤人,不但放了商队的人囫囵个回来,还将州府官的位置指引给商队,好教商队立刻去报官。州府官似乎也习以为常,照例问了话,便把商队放了回来。同时,州府官再据实报这一路的转运使,转运使查看了交引凭证,再给我们重新发放文书。”
“一整个事情,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,那些货物,就这么悄没声息地从潜山消失了。”
听了白玉堂这番话,展昭不由得想起几年前那桩旧事。
-----------------
见屋里几人正在翻看地图,他便走到一旁,拿起白锦堂留下的账册,寻找宝元二年(公元1038)年的记录。
果然,他看到了白锦堂亲笔写着的几行字:
“宝元二年秋,市舶司取番商珍珠十斛、犀角二十,并珊瑚玛瑙乳香若干,皆出于博买之息,而复以苏木棉绸盖之以予运送,取之于商而复以予虏。八月初二启程,九月十四潜山遇匪,九月十六报池州府,十二月初三接批复文书,另取苏木十斤、棉绸两百匹送大名府,十贯予袋家。”
算算时间,这便是丁氏遇害的那支商队。
白锦堂将重点写得也很清楚:
其一,白家执的是棉布运输的交引文书,而货物里却是珍珠犀角等贵重物品;
其二,商队没走水路,走陆路,在潜山遇匪,没有报杭州府,报的却是池州府官;
其三,白家没有派随行人员,是临时雇佣的十余名长随和袋家押运货物。
但其中没有一个字提到随行的丁氏和丁家人。
展昭仔细一想就明白了:这件事,白锦堂压根就不知道。
“应该是商队在启程前,丁家人自行与商队商量,要一路同行。商队在车队上挂着白家的标识,而随行人员,没有一个是白家的人。即便被山贼劫了,也只是派一两个人回来找白家取钱,他们既无需向白家负责,更无需为货物负责。”他想。
说到底,这是市舶司下令,令白家配合演的一出戏,无辜受牵连的却是丁家的人。
展昭已想清楚了:此事确实与白家无关。
至于为什么湛卢会出现在白玉堂手里?
“或许,是有人顺手带回来给白锦堂的,他便当作无主之物,转手给了弟弟?”
展昭正在沉思,忽然发觉白玉堂已站在面前,两只眼睛紧紧盯着他,
“不知缉司何事想得如此入神?竟抱着兄长的册子不放手,是看到了什么东西?还是想到了什么人?”